格蘭修行隨筆0214- 因緣約著心上看/ 有一天你會回家的
Feb 14, 2025 9:36 am
朋友您好~
這周與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見面,雖稱老友但他小我十歲左右,是一位年輕小夥子。我們認識很多年,還記得自己當初在外商公司當業務遇到他時,他說他是一間開發公司的老闆,要來跟我們談幾十億的訂單,我跟老外對看一眼,這個大學剛畢業的小夥子,想說"乾屋可能?" 但後來跟他慢慢熟了以後,得知他是知名地方望族的第二代,這些地方關係經營已經從他出生以前就開始,也不意外了。
這些年來,不少接近他的人,我想多少都知道他背後的"錢"或是"人脈網",當然他的確因此做起了一些生意,不過個人猜想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可能很難維持住個人的一些正直信念,尤其是因為家族是搞土地開發的,很難將是非黑白切的很乾淨,當賺錢跟正直站在不同邊的時候,多少人有膽量hold住自己呢(尤其像他這麼年輕)? 不過我也沒多想,這幾年就這樣維持著友誼,看著他慢慢的從大學畢業生變成談成過好幾個大案的商業人士。
這周見面,一坐下來聊沒多久,他就說他跟他們家吵架然後斷開了,已經許久沒有跟家人聯繫,我知道他爸的style, 所以我可以理解,應該是在一些根本信念上有些差距,我問"那你媽媽呢?" 他說,也斷了。
看著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好像有一些回憶湧現出來而讓神色變得黯淡。他說,父親想做一些法律邊緣的事情,他不願意再逼迫自己一起沉淪所以就決定切斷,沒想到打給母親,母親也幫著父親說話,他最後問了母親一句話:"這些年來,遇到這些灰色問題而起親子爭執時,你有幫我在老爸面前說過一句話嗎?" 沒想到母親想了一下回答: "沒有"。 當下他決定,即使家裡有再多資源要傳給自己,他也不想接了,他只想活的踏實。
如果是一般不知道狀況的外人,可能會覺得,再怎樣也是被父母養大,要孝順,不要這麼恩斷義絕吧? 但是我只跟他說,辛苦你了,如果父母要逼子女做違法的事情,我也非常認同,如果能勸的能說的都做了還是沒用,當下還是先遠離吧。
他離家之後,用了一些以前自己的積蓄出國散散心。他說他到一個阿拉伯國家叫做阿曼,那邊的人沒有每天洗澡(好這不是重點),因為每天已經要按照回教的禮儀,進行五次的膜拜。而每次的膜拜,頭髮,臉,四肢都要清洗的乾乾淨淨,所以已經不需要每天還刻意洗個澡,他們還覺得奇怪我們亞洲人為何要每天洗澡? 哈。我問他最喜歡的時刻是什麼? 他說一到周末晚上,海邊沙灘上會有滿滿的帳篷,都是居民整家帶出來海邊露營過夜,靜靜的享受大自然的療癒魔力。可以看到不同帳之間的小孩玩的很開心,大人則是趁小孩睡著後又溜出來喝啤酒看星星聊天。
不知道為何,我覺得他有一天終究還是會回家的,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爭一口氣,而是不管外因緣如何的變化,父母子女曾經擁有過的那些時光的溫暖,並不會因此而消失。不管人在阿曼的海邊還是在日本的雪地,不管我們離家多遠,我們的內心對於父母以及家鄉的遙望總是存在。當我們以為看到的新的更好的世界, 其實還是在尋找回憶深處的那個特別的羈絆。
超哭,今天不知道為何寫起來特別文青,似乎跟佛法沒有關係,我感到很抱歉,浪費您的時間。我只是想說,因緣暫時的不具足,我們一時無法展現表面上的孝道是沒有關係的,但問心理是否沒有忘記正念,恭敬,諒解的心就好,等待因緣重逢的那一天,也是一種圓滿。
------------------------------------------------------------------------------------------------------
另外關於上周提到的籌備中的修行社群,非常感謝有回信給我的朋友,正反意見都很棒,請再給我一些時間思考一下。我想不管做youtube/ 電子報/ 社群或是我還在籌劃的另一個app, 好像都是類似下面這句話 :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then, is not an act, but a habit.
改變習慣,改變念頭,改變命運,成無上覺。
我們藉由觀察別人的紀錄,分享,來督促以及提升自己,甚至進一步藉由"社群監督"的力量,讓自己即使退轉一些,也不會忘記對於正法的底層遙望。
祝各位周末愉快
阿彌陀佛
G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