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修行周報 0524- 總是不搭

May 24, 2024 7:00 am

各為朋友好 本周跟各位聊聊家庭與小孩


本周在工作閒暇之餘, 跟公司幾位年輕的同事聊起他們最近結婚, 或是準備要結婚, 踏入家庭生活的感想. 有人提到, 只是辦了婚宴, 還沒開始一起住, 所以還沒感受到什麼差別. 我自己回想起來, 當初真的若要說有什麼重大的轉折感受, 確實不是結婚時, 而是知道要有小孩的時候.


我必須說, 當我太太跟我說懷孕時, 我心中不是100%的歡喜, 心中有替太太感到開心沒有錯, 因為這是她很期待的事情. 但是我心中就是浮出" a trouble is coming..." , 不誇張.


image


探討根源, 應該是因為當時心中還是比較自私的, 心理隱約覺得, 以前每天可以下班去打球, 或是跟朋友聚餐的時間, 應該會漸漸消失了. 好像知道自己要漸漸犧牲小我, 去成就, 維護這個家庭了. 我當時猛然想起我問過我爸, "嘿爸 你大概幾歲開始比較認真念佛的?" 我爸說"大約35, 36歲 你來到這個家庭以後吧" 那時, 我還不太懂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 直到自己準備要當爸爸的時候, 我才懂了. 那種, 知道要為了小孩放下自我的時候到來了, 一定會很苦的, 那種害怕苦的感受, 所以生起了一種想要修行 調伏這個煩惱的心.


可是好奇妙, 我太太似乎完全沒有覺得是苦(至少當時...XD), 她是滿心歡喜的迎接小孩的到來(不像我當時在小孩出生前半年狂念地藏經...滿心希望幫小孩及自己消除一些業力). 我覺得本質上, 這應該還是基於一種強大的母愛, 所以在母親身上出現了一種更強大的放下自我的意念, 滿心為了小孩, 所以自己一點都不覺得苦. 但是我很慚愧, 這個父愛在我身上一開始沒有發生什麼作用...我只是開始自私的盤點自己的資源受到了擠壓.


image


整個那種, "濃度很低的父愛"的情緒在小孩剛來到的前一兩年, 都還是持續著. 因為確實我再也沒有辦法去打球了, 甚至二寶整整一歲當中都維持著半夜精神抖擻的狀態, 無法睡過夜. 我在那一年當中維持著白天上班 晚上撐到三, 四點才去睡覺(換太太起床接手), 白天七點又起床去上班的狀態.我太太當時常常提醒我要去看一些育兒的書, 培養一些育兒知識跟父愛, 說真的, 當時我沒有想到父愛, 修行, 我只想活下來. 我只知道生理上很疲憊, 心理上很痛苦.


image


後來二寶睡過夜之後, 終於痛苦指數減輕了一些. 我的網球拍還是繼續擺著, 還是沒有去看過電影. 但是漸漸的, 我可以感受到當父親的快樂. 有一次看到明太子小姐寫的一本育兒心得書, 裡面提到時間濃度這個概念. 突然我有點被震懾到, 概念是說爸媽在最忙的時候, 是小孩最需要他們的時候. 我每天回家只剩下20%的電力跟時間, 卻要面對一個等你一整天的小毛頭. 對他們來說, 你回家到他們入睡前的這幾小時, 可能是他們的全世界. 舉例來說, 我兒子確實我在我下班進門時衝過來"報告" 說今天做了什麼事 要跟老爸分享. 而等到長大後, 小孩漸漸有了自己的朋友, 回到家也不太依賴爸媽的時候, 可能爸媽也接近退休年紀, 慢慢地閒下來.


可能狀況反果來, 變成爸媽在南部每天沒事, 就滿心在等小孩有空能回家一趟, 或是打一通電話回來. 那個時間濃度, 總是搭不起來, 一邊濃的時候另一邊就會淡, 是人生一種淡淡的哀傷.


於是我終於可以理解, 為什麼我太太會在大寶掉牙齒時, 說"好難過, 不想你這麼快長大", 為什會在二寶準備要進幼稚園時, 跟老師說" 我可不可以前一個月先帶去半天就好, 下午我想帶他去走走, 想多陪他". 如果是一兩年前的我, 我當下的反應一定是內心暗暗的碎念"ㄟ..這樣有點浪費錢, 都繳了整天的學費結果只上半天, 自己又更累...何苦?"


image


但是現在我終於成熟一點了, 我現在平均晚上八點到家, 只要不是真的累倒, 我都願意跟兩寶出去外面騎腳踏車, 或是在家玩玩具讀書, 以因果來說, 這輩子會出現兩個晚睡的雙子座兒子來耗盡我每天最後的1%電力, 肯定也是以前我自己前幾生是個不負責任的老爸, 所以這個"用生命來顧小孩"的學分我以前還沒修好, 這輩子要來繼續修. 以前我也會很怨嘆哪, 羨慕別人家小孩都天使寶寶, 晚上回到家小孩已經睡了, 或是只需要一個kiss goodbye就睡, 自己還有9點10點以後的自由時間. 但是現在慢慢能接受, 這是我尚未修完的學分, 我應該從顧小孩裡面, 學習放下貪心嗔心癡心, 生活即是道場.


對應到本周聽到妙境長老的四念住講經視頻提到" 於一切法,心為前導,若善知心,悉解眾法" . 心是一切法的前導, 如果心不動, 這世間上什麼事都沒有. 確實那個本來對於育兒感到痛苦的心, 透過"因果"的關照, 以及"時間濃度"這樣的慈悲心, 同理心去作意, 那個本來100%的痛苦指數, 慢慢被轉化了(可能被降成60%!)


image


祝各位修行持續精進 有個愉快的周末


阿彌陀佛

Glen


Comments
avatar A
有小孩又碰到疫情,我的學佛功課也停了三年,前三年也很混亂,我們夫妻跟小孩都在彼此磨合跟適應中。不過現在小孩終於可以聽懂大部分的話,所以我們又帶去禪修班。沒有小孩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現在加上小孩更覺得需要修行,遇到的境界也越來越多。小孩是試金石,我覺得更可以看到自己往昔修佛中的不足,以為自己學佛有點成效脾氣算好,但是小孩一鬧,怒火起來又火燒功德林了。不過學佛就是這樣子,我們近兩步退一步,也能夠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