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修行隨筆1224- 一直有人在等你
Dec 24, 2024 11:01 am
朋友您好,因緣又再度聚合了,於是今天又有機會再度開啟這個網站紀錄一下自己的修行軌跡。
距離上一次有時間動筆寫下紀錄竟然已經過了兩個月! 這兩個月裡面,我的工作發生了極大的變動,總而言之使令我周遭的人事因緣變得非常的忙碌。常常一天要開六七個會議,一進公司到離開都在說話,沒有靜下來的時刻。這樣忙碌的因緣,也影響了我的家庭氣氛。回到家後,我沒法立即從那個高強度工作人的模式立刻切換出來到好爸爸好丈夫模式。
生理上我會很疲憊,不太想再帶小孩出門,甚至連在家陪他們玩都懶。連帶的對太太的語氣也變得不耐煩。依報隨著正報轉,當我的內心把心力從家庭抽離到工作上時,家庭的愛的油箱乾枯了。家庭吵架次數上升。
連帶的,本來每天早上想要維持的早課 (靜坐念佛或是讀經),也因為沒法應付疲憊的行程而犧牲掉了。我只剩下每天還會記數念佛6000聲。
偶而在坐高鐵或是每天僅存有氣無力的一些零碎時間中,回想起過去精進修行的那個自己,總覺得有點諷刺的味道。不是很厲害嗎?不是很多道理都很會說,但是自己真正落實在一個有家庭小孩的上班族生活中時,我用上了多少? 我調伏了多少煩惱? 老實說,這兩個月,我感覺我是被打回原形了。戒,也持不好。脾氣,發了不少。對佛法的信心,沒有說出口但內心隱隱約約有點動搖的感覺。為什麼? 因為總是在身體最疲憊的時候 卻是家庭吵架最兇的時刻,我感到很無助,佛法,在哪裡? 我念的佛號,為何好像沒有起作用?
我的身心世界以及對佛法的信仰,脆弱的像是暴風雨中的一片葉子。
12/6的傍晚,我接到蘋果基金會蔡執行長的電話。我跟她並不認識,只是因為之前有跟她們公司記者短暫的做過文字訪問。她想介紹我認識另一位學佛的朋友,細節不多說,總之這位新朋友來自一個知名的佛教雜誌社-慧炬。她帶來了一些書跟我結緣,其中一本是這本- 金剛經的研究 (作者: 沈家楨居士)
某一天終於可以喘口氣的中餐時刻,我拿起來看。挖賽超好看! 我發現我也很喜歡看佛教居士寫的文字,可能同樣都是有家庭有小孩的環境來努力學佛,裡面的案例會特別同感與受用。
幾個精彩心得速記:
- 虛菩提尊者的核心問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就像我現在的狀況,生活忙碌家庭重擔情緒壓力爆表,該把心安在哪裡?該如何調伏自心?
- 沈居士的看法非常棒: 他解析佛陀並沒有直接的回答 要把心安住在哪裡的問題,而是先回答第二題 (如何降伏其心),
- 佛陀跳著先回第二題: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原因可能是第一題答案太難,佛性不是人類第六意識能思量到的概念,但是我們只要能夠漸漸的調伏妄想,佛性自然會有一天因緣俱足而顯現。
- 而佛陀回答第二題的核心宗旨: 擴大心量! 先要有這樣的願心 去幫助所有一切眾生,先想如何讓別人離苦,自我意識自然就會漸漸消融。這是對我們凡夫眾生想要破除我見的善巧方便!
回想起自己最近的繁忙世俗生活以及家庭壓力,我的心量確實縮的很小。總想先自己睡飽,工作表現好。家庭放一邊。
結果真的是很差,心量變小之後,反而我被業力吞噬的更徹底。
待會要下班了,大寶叫我記得印一堆閃電麥坤的圖他待會要剪貼。他要其中的一個小圖案。
管他什麼景氣寒冬,管他職場升遷不升遷,命理有時終須有。
但我感覺有人在提醒我,無論生活多麼慘,要記得將心量擴大,多為別人想,這就已經在落實生活中的佛法。
深信諸佛皆充滿。
阿彌陀佛
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