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修行周報1006- 角色會痛苦 你不會 只要醒過來

Oct 06, 2024 3:00 am

本周放颱風假,台北放了三四兩天。對於有小小孩的父母族群來說,可能分成兩類。第一類像我對於小孩教育比較苦手的,內心驚恐到不行。因為颱風假,代表我必須在家裡開電腦工作,然後小孩跳上跳下,同時遇到大概每五分鐘一次的出任務(有人要大便,尿尿,吃東西,出去走走,打翻水...等等),然後處理完回來發現電腦線被拔掉或是滑鼠不見。


也有另一類的父母,可能慈悲心比較強,就像我這兩天天上工後遇到一個同行,他小孩比我的小(一歲左右),但是他一副輕鬆自在。我問他,"這幾天還好嗎 會感覺很地獄嗎?" 他回答" 不會啊,我蠻Enjoy陪她的阿"


我開始認真的想,看似客觀的同一個場景,依照佛教的理解,真的對每個人的受用千差萬別(因為每個人是自心變現出場景,又自心取著於自心,而大家過去業力不同,所以即使是共業的場景,受用還是不同)。舉例,我二寶最近為了早上不上學,會用全力尖叫模式大約一小時,我大概40分鐘後就會到達極限,因為再不出門上班我就要遲到了,所以就會失控大聲吼他。但是我觀察我大寶,即使二寶在那邊全力嘶吼,他好像也沒什麼反應,只會靜靜在那邊玩玩具。


我在想(先撇除前世那些),可能是這世,我小時候,父母也常常吵架大吼,到最後就是摔東西,那時候身為小孩的我,可能對這樣的聲音跟場景感覺到很恐懼跟厭惡,我不喜歡有人在旁邊大聲吼叫。除了耳多痛以外,內心的情緒也會被拉起來,會覺得想用一股怒氣來改變現狀,想叫爸媽停下來不要吵了但又無能為力。


回到現在,看到二寶在我旁邊全力嘶吼的時候,我內心也會起這種煩躁,想要用怒氣來"控制" "改變"現場的意識就出現。但是大寶,他內心可能還很純樸,腦裡沒有這樣的神經元連結,對他來說,可能小弟的尖叫跟外面怪手在挖馬路"棟棟棟"的聲音沒什麼差別,他不會發怒,頂多只是覺得小弟的聲音讓他聽不到卡通的聲音。


我思維佛經所教導的,這一念妄心(譬如我此世腦內建立的"想用怒氣控制吼叫的神元連結")是虛幻的(因為因緣具和而生的,假設我下世投胎變成一隻鳥,就沒這個事了)。外境,也是虛妄的,也是自心投影出來的,不然為什麼人死掉之後聽不到聲音? 明明耳朵還在呀,但是聲音沒了? 可見聲音是我們心裏產生的。


於是這周我開始練習,突破這樣的神經元連結,既然能感受到心是虛妄的,所感受到的場景也是我內心影現的,我一定可以透過重新訓練腦內的神經元,降低這樣的場景對我的影響力。我一定要回歸空性。


image


佛教講的空性,到底怎麼應用? 也許就像人家說的,我們此生入胎到不同的人生來,就像演員領到一個劇本開始演戲。角色照著劇本走,劇本教你哭,你就得哭。劇本教你笑你就得笑。在演戲中,那個情緒強度是很真實的,雖然劇本只是故事,但是故事有愛恨情仇,你會被牽動。但是一旦下戲了,你就放開了。也許空性就像,知道自己現在在夢境裡,在戲裡,所以你不上心了,有快樂痛苦的感受沒有錯,但是你知道那都會過去,當體即空,演戲的當下,你從來沒有迷過,你已經回到空性。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富貴,因為我們不受人為定義的"富貴窮通"而困擾自己內心的平靜,外境一切的受用完全取決於我們怎麼樣的去分別。

------------------------------------------------------------------------------------------------------


另外上周有緣去台中見了一位韋峰師兄,他在臉書上蠻有名的,社團名字叫"韋峰教練靜心投資"。我們相約在台中的慈光圖書館。我們話不多,都是念佛人,大概都知道彼此要克服的地方在哪裡。靜靜的,坐在圖書館內,感受那邊清靜的磁場。


image


他在2017年已經退休(沒記錯的話...),與太太育有一子。目前在當免費的生涯教練。 另外最驚嘆的,是他說很多人以為他早退休,一定很有錢。但他說,他一個月,撇除房租約莫一萬多,他自己一個人只需花兩千塊。


他說台中公車不用錢(真的嗎!?),然後搭配公用腳踏車。然後他目前維持日中一食,就來慈光圖書館吃。我聽一聽,Hen有道理。也許就像人家說的,財富自由是 你獲得的扣掉你需要的= 還有餘裕。他的自由關鍵,在於去修"我們到底真實需要多少"這部分。 而這部分,卻剛好不是從外面來的,是你心裡去分別的。


當然這樣講有點理想化,因為每個人因緣不同,但是這方向,我覺得很正確。


(所以結論是退休要搬去台中了嗎?....)


願各位朋友也持續努力落實佛法於生活中,周末愉快


阿彌陀佛

Glen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