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修行周報-0427- 香光莊嚴

Apr 27, 2024 5:30 pm

各位朋友好 本周修行心得- 香光莊嚴


本周心得比較長, 抱歉花您一點時間~


有一件有點奇妙的事, 就是我此生雖然感覺跟佛教有蠻深的因緣, 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因緣常常去親近一個實體的道場跟師父.


之前最近的一次是大約20年前, 高三指考結束, 因緣來到, 父母幫我預先報名了南投蓮因寺的齋戒學會, 我也因為所有的補習跟上課都結束了, 利用這個難得的時間空檔, 帶著僅存的一點善根(因為當時心中其實蠻抗拒的...lol) 就逼自己硬著頭皮上山了.


當時, 我其實什麼都不懂. 當師父帶領大家拜八十八佛的時候, 老實說心中一直在想 為什麼要懺悔? 我又不知道以前做了什麼? 我心中沒辦法出現很強的懺悔力.

皈依的力量倒是有些, 我雖然對於罪業這塊認識不夠, 但是對於佛法的景仰倒是有的. 總之, 十天下來, 就是懵懵懂懂的跟著走完法師規劃的行程, 雖然當時很可惜因為智慧不夠, 很多事有做沒有懂道理, 但我有觀察到有件事有點奇妙


就是, 上山參加的同修們大部分年紀都比我大, 大學生, 上班族居多, 高中生那一屆好像只有兩個, 剩下幾個好像是常住在寺廟的小沙彌. 我記得我玩性很重, 有空檔時還跟兩個小沙彌在寺廟裏面探險, 玩抓迷藏....(當時的護法神應該覺得這傢伙來幹嘛的...). 但當時我有默默在想, 我高三, 是一種很不想來的心情, 沒想到比我大的學長們, 竟然紛紛都自願排開萬難來這邊清修. 一定是我沒體會到這邊真實的快樂.


但可惜十天很快就到, 我就下山了. 而這十天, 就像此生一次不小心闖進不同時空的體會, 因為20年過去了, 我再也沒有這種因緣參加這種清修.


image


而就在上周, 這個因緣, 竟然就這樣出現了. 簡單來說, 就是我來到這份工作以後認識了這邊的掃地阿姨善知識, 偶然得知她有參加一個念佛的道場, 於是就在去年八月因為她的牽線去認識了這邊的師父. 但因為這個道場入會規定很嚴格 (ex. 要聽課24堂, 要每周參加至少一次一整天的修行等等). 加上我小孩還很小, 所以我就維持自已自修, 但會定期跟這邊的師父報告我的定課進度.


而上周阿姨通知我道場最近在進行十天的地鐘念佛, 我就發出一念嚮往的心, 問了阿姨我可否去跟著修一天, 心理知道機會不大因為我就不符規定. 沒想到阿姨去問了裡面的師姐, 師姐去問了師父, 師父就去問了大師父, 大師父一開始沒回應, 沒想到師父又去追問, 後來大師父說好. 阿姨迅速的幫我準備好了衣服褲子襪子, 師父幫我確定有停車位....我查了一下行事曆那一天剛好沒什麼重要的會議- 可以請假.

我突然感覺到 無量因緣具合了, 我可能真的可以!


但我知道可能還是會有障礙, 於是出發前一天傍晚下班後, 我逮到機會拜了八十八佛, 希望當天不管是工作還是家庭, 能夠順順利利不要突然出現緊急狀況(因為在共修期間不能用手機). 後來, 真的佛菩薩保佑, 當天真的沒什麼世俗緊急事件, 我完整的參加完了一天的地鐘念佛共修(總共念五支香, 一支香約一個半小時 含念佛繞佛拜佛). 還在裡面遇到了一位版友.


心得? 可能可以拍一集影片了.. 簡而言之


image


  1. 這次我是拚了老命排除萬難請假, 拜懺, 多位善知識的幫忙才逮到機會來共修. 對比20年前高三那種被逼上山的心情, 我想我的道心是增強了許多- 好事
  2. 裡面最值得細細省思的地方, 也是一開始感覺最苦的地方- 各種威儀, 禁語, 規則. 我想起我這人就是最不喜歡受到拘束, 但現在竟然自願來這邊受到各種規範- 但仔細一想, 佛門裡面訂下的各種威儀, 都有其深刻的意義. 跟當兵那種無腦罵差很多(但當兵也是很好修忍辱...). 舉例, 在共修時, 拿一本書, 傳遞一本書, 都有固定的手勢, 吃飯也是沒有桌子, 不說話, 看淨空老法師開示的影片. 走路也是盡量手都保持在肚臍位置像是一個碗這樣- 好像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自己, 是否有恭敬心? 是否對於經典, 師父, 學長姐 起了一絲輕慢心? 是否在吃飯時就放逸了?

image


3 我最喜歡的時刻, 有兩個 a. 就是繞佛念佛, 不好說, 就是很莊嚴, 而且心中自然升起慚愧心(心中還是回憶起往昔對父母的不孝 希望自己能好好修行報答他們) b. 每次一柱香念完之後會全場靜默約10分鐘- 那種感覺很神奇, 好像身心進入了一個漂浮宇宙, 心理的微細念頭都會越來越能覺察到.


一天結束, 我回到了家裡. 當然有產生一些放逸的快樂, 譬如我能自由的去買一杯飲料暢快的喝, 開始散心看手機. 但這次跟20年前有一個巨大的差距- 20年前, 我下山後真的是一種, 逃出苦修監獄, 回到快樂紅塵的感覺. 當時我不懂, 為什麼眼前有美好人生不過, 卻要來到山上閉關10天?


但這次, 出來第二天, 我就開始細細思考, 我出來後真的有比較"自由"嗎? 我豈不是還是忙著工作家庭俗務等事. 另外, 世俗真的有比較"快樂"嗎? 乍看之下外面比較快樂, 但是仔細思考, 裡面清修時, 是積極的修正因, 純正 清淨 往生極樂世界的因, 出來外面則是隨業流轉, 時而造善時而造惡, 好像有自主性但其實沒有.


有人會說, 我外面世俗生活很快樂呀, 有電影可看有歌可以聽, 有大房子住- 沒錯, 住在福報裡面, 很棒, 短暫快樂不否認, 但是副作用很大- 99%的時間都在造業- 所以住在福報裡, 其實是不安穩的- 應該要住在清靜心裏面, 不要住在業力裡面. 這才是一種積極.


總之- 這個彷彿如時空裂縫中的一次共修經驗, 讓我充滿感激跟反省的心, 我覺得可能還是要積極的跟佛教保持善的因緣, 譬如捐款護持出家人或道場, 看到佛經恭敬心要起來, 或是最簡單 常常誠懇的念佛 等等, 這些細小的因緣- 可能都會促成未來自已有機會進一步積集資量的時刻到來.


image


期許自己, 雖然回到世俗家庭生活顧小孩, 即使不能做到"娃聲盡是廣長舌 俗眷豈非淨色身" , 也要能時時回想起自己是否起心動念有符合經典說的, 收斂起放逸的心態, 這一念的覺察跟反省, 就能讓自己回到佛經中常說的 "一時" 去繼續共修吧.


阿彌陀佛

Glen




Comments
avatar 蔡芃佑
您好,想請教您一個簡單的問題,我想修法布施,是不是先從最一般的捐助印經書開始?哪裡可以捐助印經書?方便可以推薦嗎?